消息 2022年6月6日,在5G发牌三周年的日子里,中国移动携手华为又出妙手。
三年来,随着5G技术的持续演进,以及在应用上的融合创新,给各行各业的革命性变化带来了更多可能。与此同时,无论是消费者业务还是行业业务,都对5G的网络能力、5G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5G演进已经在路上。就在6月6日中国移动 “5G-Advanced双链融合产业创新成果发布会”上,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产业伙伴共同发布了全球首批5G-Advanced端到端产业样板及《5G-Advanced新能力与产业发展白皮书》,不仅标志着5G-Advanced创新链和产业链已经走向深度融合,而且表明5G-Advanced正在迈入产业构建阶段。
演进中与千行百业融会贯通
发牌三年来,我国已经建成5G基站超过160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6%,覆盖了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中国5G基站总数已占全球的60%以上,成为全球首个基于独立组网模式大规模建设5G网络的国家。目前在ToC领域,5G用户户均移动数据流量已超20GB,5G+超高清视频,5G+AR/VR等在娱乐游戏、赛事直播、居住服务等重点场景应用。在ToB领域,5G正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效应,形成多个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40个。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随着5G强大能力开始崭露头角,未来5G向何处去更加引人关注。“随着技术演进,5G将进一步与各链条各行业融通,为我国稳经济、保增长注入强大动能。”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认为介绍说,这种融通具体可分为三个升级三个带动:
一是技术升级带动产业升级。在创新链、产业链等链条的深度协同下,5G正持续开展技术演进,未来将成为建设部署的新基线,进一步促进产业数字化和企业稳发展。根据信通院中国信息消费态势报告,预计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1.2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3.5万亿元。
二是服务升级带动消费增长。通过与各链条各行业融通发展,5G及5G演进将带动VR/AR、赛事直播等新型服务快速发展和可穿戴设备等新型智能终端加速普及,根据信通院中国信息消费态势报告,2020-2025年间有望带动中国信息消费8.2万亿。如MBS多播广播功能可服务于公共安全、赛事直播等多种应用场景。
三是绿色升级带动双碳落实。一方面,通过太阳能清洁能源等新能源运用、软硬件新技术升级持续降低网络能耗,助力自身减碳;另一方面,通过各链条融通发展赋能智慧能源、智慧生活、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助力数字化减碳。GeSI发布的《SMARTer2030》报告显示,未来十年内ICT技术可帮助减排全球20%的碳排放。
双链融合行动计划实现三个引领
2021年4月,3GPP正式确定5G Advanced为5G演进的官方名称,这意味着全球5G技术和标准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5G Advanced围绕更高性能、更丰富的能力、更高效的智能、更绿色的低碳,更易于普及等关键目标,持续构筑扩大和激活创新链,并进一步丰富产业链,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新的格局,为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黄宇红介绍说,近一年来,中国移动5G-A双链融合行动计划成果显著,其中主要实现了三个引领。
一是需求引领,打响发令枪。去年2月,中国移动联合20余家合作伙伴在上海GTI峰会上发布了5G演进白皮书,是业界首个关于5G如何发展演进的重要指引。后续中国移动又和业界伙伴一道在3GPP确立了5G演进品牌“5G-Advanced”。
二是技术引领,辟好新赛道。2021年8月,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合作伙伴,发布了5G演进创新链和产业链双链融合行动计划书,并提出了“卓越网络、智生智简和低碳高效”三大方向十大技术。并在后续3GPP的5G-Advanced第一版本R18中完成立项。中国移动担任了时频统一全双工、5G与AI融合、XR沉浸式宽带交互业务、服务化架构增强等多个5G演进标志性技术的项目报告人。
三是产业引领,跑出加速度。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中国移动积极布局产业链,去年开始,中国移动和合作伙伴针对多项标志性技术进行了原创系统开发和试验工作,均是首次0到1技术尝试,为业界树立信心,对后续的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应用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构建仍需要带头与合力
5G的未来既需要中移动这样的“链长”把控全局,立足当下的创新探索,也需要产业界持之以恒的凝心聚力,为了更好地激发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合力和活力,此次黄宇红还分享了中国移动对未来5G演进和发展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加快创新转化,为产业升级带来新动能。
加速5G R16成熟技术的落地转化;推进R17轻量型终端、天地一体网络、多播广播等高价值技术的试点孵化,以技术升级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助力产业转型与科技发展。
第二、深化融合融通,打造国家级产业链创新集群。
结合在3G、4G、5G技术验证和规模试验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着力建设5G-A产业链创新基地,以满足商用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构建面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技术-产品-市场-投资”闭环产业平台。同时,带动全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激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第三、强化向前拓展,持续引领5G-A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
大力推进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创新,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打造5G-A原创技术策源地,助力高质量科技自立自强。以需求和价值为导向,以万兆体验、千亿物联、智能感知网络能力为目标,不断驱动创新链,共同制定5G演进全球统一标准。同时,对于5G-A中6G潜在技术要先行先试,开展6G技术5G化产业图谱绘制,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实现5G-A与6G精准对接。
面向未来,黄宇红表示,中国移动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和行业用户一起明确5G发展的新场景与新价值需求,以“新需求”为驱动,持续进行5G技术创新,深耕5G产业验证试验田,共同制定5G演进技术标准,携手共建5G产业生态新范式,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打造5G演进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