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瓜蒌人工栽培技术(三)——瓜蒌的田间管理

来源: 编辑:小易 2020-09-28 10:35:53 我要评论

前两篇我们说到瓜蒌的种植技术,按照种植的顺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瓜蒌的田间管理,要知道会种瓜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会管理它! (1)幼苗期管理 1个月左右,瓜蒌出苗,这个时候田

前两篇我们说到瓜蒌的种植技术,按照种植的顺序,今天我们就来讲讲瓜蒌的田间管理,要知道会种瓜蒌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会管理它!

(1)幼苗期管理

1个月左右,瓜蒌出苗,这个时候田间管理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说明田间管理极其重要。

1.松*除草

中耕除草是栽培瓜萎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当瓜苗出士后5厘米左右进行中耕除草,它既能提高地温,加速生长,又能防止杂草滋生,节省肥力,但中耕时应该注意不要损伤幼苗。

2.浇灌

水分是瓜萎幼苗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当瓜苗高10厘米左右时,应该视苗情进行浇水,经常保持*壤湿润。如遇连续干旱少雨的天气,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浇水量。

(2)生长期管理

1.中耕除草

当苗高20厘米后,瓜萎进入了生长期,中耕除草仍然是生长期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瓜萎生长期根据杂草滋生情况,及时除草;这时的中耕同样宜浅不宜深,防止损伤种根。中耕深度要看瓜萎的生长情况来定,中耕的次数根据气候、*壤和植物的生长情况来定。瓜萎枝叶繁茂后,中耕除草的次数应该减少,以免损伤植株,影响瓜萎的生长。

2.施肥浇灌

瓜萎生长期的追肥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并且在非雨天施用最好。为了及时、充分地满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养分的需要,应该在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分期、分批进行施用,对提高瓜萎的药效具有重要作用。一般每年追肥2次。

第一次追肥应在苗高50厘米左右时,或在每年茎蔓开始生长时进行。施肥时,应该注意稍微离开根部一些,撒施要均匀。

第二次追肥应在开花初期进行,用肥种类和施肥方法和第一次相同。

每次追肥后,要浇透水一次,浇水对提高瓜萎的药性有重要作用。

生长期应该定期浇灌透水。为减少*温与水温的差异,夏季浇水,最好在早晚进行。如果遇到连阴雨,地块积水的时候,应该及时排水,防止烂根,影响根的药性,甚至造成病虫害的蔓延。

3.搭设棚架

为了使繁茂的瓜萎茎蔓分布均匀,能更好地通风透光,防止过于阴蔽,需要在茎蔓长到30~40厘米时搭设棚架。棚架的大小根据栽培面积来确定。对当年下种的瓜萎苗,可先搭建简易棚架让茎蔓攀援。可用细竹竿或木棍等作支柱搭架,移栽当年植株不会太大,所以搭建棚架不宜太高,架高一般在1.5米左右。棚架过高或过低都不便于管理和采瓜。在每株瓜萎旁插1根竹竿,两行之间的竹竿交叉,形成叉形,在叉形之间再搭设一横架,然后竹竿交叉处用绳子或铁丝绑紧,增加棚架的牢固性,瓜萎第一年植株较小,架设支柱就行了,支架的材料应就地取材,做到经济耐用。第二年,植株长大,而且开花结果,应把棚架搭稳,架高在1.8米左右,可用长2米左右的水泥预制件或粗竹竿作立柱,下埋20-30厘米,一行瓜萎立柱一行,每隔2~2.5米立一根,架子上面、两头、中间、四角应用铁丝拉紧,保持牢固,然后,在每株瓜萎旁插两根小竹竿,上端捆在架子顶部横杆或铁丝上,由于瓜菱具有缠绕性、攀援特性,将茎蔓牵引到棚架上,力求架上的瓜藤分布均匀,应及时处理挂枝,防止藤头倒挂。这样植 株通风透光良好,促使植株生长健旺。上架后每株留2~3根粗壮的茎蔓,去掉其余分枝和腋芽。

上架后要及时摘除分叉、腋芽,剪去瘦弱和过密分枝,使茎囊分布均匀,不重叠,不挤压。这样通风透光性能好,促使养分集中,减少养分消耗,减少病虫害,多开花、多结果,第二年应修枝和打叉以免茎蔓徒长,消耗根部营养,影响药性。

瓜萎为雌雄异株植物。可采取雌雄混种的方法提高座瓜率,提高座瓜率是丰产的关键,是提高效益的落脚点。座瓜室的高低同光照、营养、水分、温度密切相关。瓜萎自然授粉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座瓜率、结实率不高,为了提高果实和种子产量,开花期间应进行人工授粉或蜜蜂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是在早晨八、九时,用手摘取雄花,用雄花粉逐朵涂抹雌花柱头,使大量花粉进入柱头孔内,通过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瓜萎的座瓜率。

(3)生长后期的管理

在瓜萎生长后期,杂草与瓜萎争肥、争光,因此,要勤除草、勤松*、增加*壤的通气性,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这个时期施肥的一般原则是:重施基肥,施好结瓜肥,巧施防衰肥。施肥次数和数量可根据藤蔓、座瓜情况灵活掌握,如果藤蔓长势旺盛,座瓜率高可少施,反之适当增加肥料,以达到高产、高效益。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本站页面、图片和视频等资料部分由互联网编辑生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若本站收录的页面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