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第十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揭晓,老城文化保护等项目上榜

来源: 编辑:小易 2021-12-27 09:24:42 我要评论

用新技术对北京老城文化进行创新型保护、设立北京中轴线文化观光游览环保专线、改善城市共享单车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12月26日,

用新技术对北京“老城文化”进行创新型保护、设立北京中轴线文化观光游览环保专线、改善城市共享单车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12月26日,第39届北京学生科技节闭幕式在北京市少年宫剧场举行。活动现场,第十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评选结果公布,应用新技术保护北京老城文化等10个项目获颁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

学生为保护北京“老城文化”等出谋献策

“我们认为北京老城文化保护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家住在老城区,这么多年我发现家附近的变化特别大,感觉渐渐少了一种老北京的气息,所以我们还是挺想留住它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黄锦和向记者介绍选择北京“老城文化”保护作为项目的缘由。

对此,黄锦和与刘钊赫、陶镜全3名成员建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发使用“掌上老北京”APP,通过“让老北京人把故事讲出来、让老手艺人把技艺秀出来”,达成传承老北京传统手艺与构建老北京文化地图两大目标。在APP中,他们一方面希望老手艺人能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传统手艺、开设公开课、讲述做工故事;另一方面,通过“老故事”“老物件”“老民居”这三个焦点分别从“人、事、物”三个层面构建老北京的文化地图。

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活动创办的初衷。在活动现场,记者也观察到,除为保护北京“老城文化”出主意之外,不少学生的建议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韩佳辰关于完善桥洞积水水位警示系统的建议、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龙源威关于改善城市共享单车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的建议等。

记者获悉,第十三届科学建议奖活动吸引了全市16个区及经开区360所学校7279名中小学生参与,提出科学建议1942项,建言献策4784项,建议范围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行管理、智慧北京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

除应用新技术保护北京老城文化等10个项目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之外,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王佳伟“关于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在线天文台自助观测系统的建议”等10个项目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提名奖。

首设科学在身边项目,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记者获悉,第39届学生科技节以“创新实践、快乐成长”为主题。活动期间,北京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等相关单位在人工智能、创客、天文观测、电子技术、航天科技等领域开展了16项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引领他们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科技活动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关注点,其实很多都是与科学相关,我们希望让孩子觉得科学没有那么神秘。”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刘忠心说道。他认为,在科技教育中,与其让学生被动接受科学知识,不如让学生们主动探索。

同时,在刘忠心看来,在学校教育中,科技教育与体育、美育相比,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许多老师也仍在探索的过程中。

基于这样的想法与现状,刘忠心表示,今年活动中首次推出了科学在身边项目,鼓励学生个体在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后,通过视频等方式对科学问题进行介绍。“从小事做起,从主动探索做起。有的孩子可能对科学感兴趣,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平台,他们就会受到鼓舞。”刘忠心说道。

北京市少年宫科技活动部老师郑升也表示,在“双减”背景下,希望能通过该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从孩子的视角发现科学问题。郑升称,未来仍将继续丰富科学在身边项目,并继续挖掘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元素,进行“科技+体育”的科学探索。

据悉,在此次项目中,北京小学红山分校阎浩谦“探寻冬奥中的科技——花样滑冰”等3个项目获最佳观察奖,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廖士豪“生活中的再生纸”等9个项目获最佳探究奖。

用新技术对北京“老城文化”进行创新型保护、设立北京中轴线文化观光游览环保专线、改善城市共享单车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12月26日,第39届北京学生科技节闭幕式在北京市少年宫剧场举行。活动现场,第十三届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评选结果公布,应用新技术保护北京老城文化等10个项目获颁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

学生为保护北京“老城文化”等出谋献策

“我们认为北京老城文化保护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我家住在老城区,这么多年我发现家附近的变化特别大,感觉渐渐少了一种老北京的气息,所以我们还是挺想留住它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黄锦和向记者介绍选择北京“老城文化”保护作为项目的缘由。

对此,黄锦和与刘钊赫、陶镜全3名成员建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发使用“掌上老北京”APP,通过“让老北京人把故事讲出来、让老手艺人把技艺秀出来”,达成传承老北京传统手艺与构建老北京文化地图两大目标。在APP中,他们一方面希望老手艺人能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传统手艺、开设公开课、讲述做工故事;另一方面,通过“老故事”“老物件”“老民居”这三个焦点分别从“人、事、物”三个层面构建老北京的文化地图。

引导中小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是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活动创办的初衷。在活动现场,记者也观察到,除为保护北京“老城文化”出主意之外,不少学生的建议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韩佳辰关于完善桥洞积水水位警示系统的建议、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龙源威关于改善城市共享单车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传播的建议等。

记者获悉,第十三届科学建议奖活动吸引了全市16个区及经开区360所学校7279名中小学生参与,提出科学建议1942项,建言献策4784项,建议范围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行管理、智慧北京建设、民生保障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

除应用新技术保护北京老城文化等10个项目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奖之外,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王佳伟“关于搭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在线天文台自助观测系统的建议”等10个项目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科学建议提名奖。

首设科学在身边项目,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记者获悉,第39届学生科技节以“创新实践、快乐成长”为主题。活动期间,北京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等相关单位在人工智能、创客、天文观测、电子技术、航天科技等领域开展了16项活动,增强中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引领他们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科技活动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关注点,其实很多都是与科学相关,我们希望让孩子觉得科学没有那么神秘。”北京市教委体卫艺处处长刘忠心说道。他认为,在科技教育中,与其让学生被动接受科学知识,不如让学生们主动探索。

同时,在刘忠心看来,在学校教育中,科技教育与体育、美育相比,尚未形成完善的教学体系,许多老师也仍在探索的过程中。

基于这样的想法与现状,刘忠心表示,今年活动中首次推出了科学在身边项目,鼓励学生个体在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后,通过视频等方式对科学问题进行介绍。“从小事做起,从主动探索做起。有的孩子可能对科学感兴趣,我们创造这样一个平台,他们就会受到鼓舞。”刘忠心说道。

北京市少年宫科技活动部老师郑升也表示,在“双减”背景下,希望能通过该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索,从孩子的视角发现科学问题。郑升称,未来仍将继续丰富科学在身边项目,并继续挖掘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元素,进行“科技+体育”的科学探索。

据悉,在此次项目中,北京小学红山分校阎浩谦“探寻冬奥中的科技——花样滑冰”等3个项目获最佳观察奖,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廖士豪“生活中的再生纸”等9个项目获最佳探究奖。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本站页面、图片和视频等资料部分由互联网编辑生成,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若本站收录的页面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联系我们

网友点评